歌剧《女人皆如此》K.588 第二幕


25、


26、


27、


28、


29、


30、


31、


32、


33、


34、


35、


36、


37、

38、

39、 

40、


41、


42、


43、


44、


45、


46、


47、


48、


49、


概况Overview

《女人皆如此,或恋爱学堂》作品号K.588)为莫札特所作喜歌剧,剧本由洛伦佐·达·彭特(Lorenzo da Ponte)撰写。

简介Introduction

《女人皆如此,或恋爱学堂》(Così fan tutte,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,作品号K.588)为莫札特所作喜歌剧,剧本由洛伦佐·达·彭特(Lorenzo da Ponte)撰写。莫札特有三部歌剧作品的剧本都由彭特所作(女人皆如此、唐·乔望尼与费加洛婚礼)。这出剧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(Emperor Joseph II)的建议下进行创作,原本规划是由作曲家萨列里(Antonio Salieri)为这剧本谱曲,但不知何故,在他完成第一幕的部分后即中断创作。这个标题“Così fan tutte”原意为“女人们都这么做的”,不过通常翻译为“女人皆如此”,这段文字在剧中第二幕终曲前由三名男士所唱出。

两幕歌剧<女人心>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(Opera Buffa)典范.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那不勒斯,两位年轻军官在同事、老光棍阿方索怂恿下打赌:两人佯装因公务外出,在与各自的情人道别后,却乔装成斯洛文尼亚富有的青年,去分别追求对方的情人.两位女人在他们的百般追求下,都答应嫁给对方.最后,两位青年军官卸去伪装,露出了他们的庐山真面目。

剧情大纲

莫札特与彭特使用“未婚妻交换”这个题材作为本剧大纲,这个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,薄伽丘所著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以及后来莎士比亚的剧作辛柏林,其中并使用一些莎翁的剧作驯悍记的元素。

第二幕

在两姊妹的房间中,黛丝宾娜想要说服两姊妹接受阿尔巴尼亚人的爱意(咏叹调:一个15岁的女子(Una donna a quindici anni))。在她离开后,多拉贝拉向费奥迪丽姬坦承她有些动心,而且她们两个也都同意,短暂的恋爱将无害于他们与未婚夫的爱,而且也可以帮助她们度过这段孤独寂寞的时光。(二重唱:Prenderó quel brunettino)

场景回到花园中,多拉贝拉正与假扮的古烈摩成对在花园里谈天,另外两个也是如此,但有对方在场,对话总是感觉不自在。之后费兰多与费奥迪丽姬离开,这时古烈摩想要对多拉贝拉求爱。她没有强烈反抗,而且很快的就给他一个项链(里头有费兰多的照片)当作定情物交换(古烈摩给多拉贝拉心型的小盒子)(二重奏:我把我的心交给你(Il core vi dono))。费兰多追求费奥迪丽姬就没有这么顺利(咏叹调:啊!我看到了它(Ah, lo veggio);请原谅我,我的至爱(Per pietá, ben mio, perdona))。当费兰多看到古烈摩有着他给多拉贝拉的项链时,他相当气她这么快的移情别恋。古烈摩起初对费兰多感到同情(咏叹调:Donne mie, la fate a tanti),但念头一转,洋洋得意,因为他的情人相当忠诚。

场景转到姊妹的房间,这时多拉贝拉向费奥迪丽姬承认他的轻浮(咏叹调:爱是个小偷吗?(É amore un ladroncello))。费奥迪丽姬对这样的发展感到遗憾,并且决定要到军中找他的爱人。在他离开前,费兰多来找她,并且持续对她献殷勤,最终费奥迪丽姬陷入他温暖的怀抱中(二重唱:拥抱(Fra gli amplessi))。古烈摩知道事情的进展,简直要发狂,而阿方索赢了这场赌局,并且告诉他们应该原谅他们的未婚妻,毕竟女人皆如此。

终场是姊妹与阿尔巴尼亚人的婚礼。黛丝宾娜扮为公证人,出示结婚证书,两对新人都在上面签字。在此同时,远方传来军队的音乐,表示出征的战士归来。阿方索知道两姊妹正在担心,因为他们的未婚夫即将回来,而两名阿尔巴尼亚人急忙想要躲起来(事实上是要变装回到原本的身分)。两名军官回来后,向他们的未婚妻表示爱意,而阿方索这时拿起结婚证书给军官看,他们怒不可抑。两名军官离开片刻,回来后的装扮一半是阿尔巴尼亚人,一半是他们的军装,这时两姊妹才发现受到愚弄。最终两姊妹的未婚夫都原谅她们,众人歌诵。